工商時報【本報訊】
4月中旬黃金出現跳崖式的暴跌,在數日內每盎司金價從1,600美元,跌至1,400美元以下,最低來到1,321美元,其後又很快反彈了100美元,並繼續震盪。至上周,金價又連跌7天,再度跌回月前的低點,至今則在1,370美元附近震盪,黃金熊市的空頭氣氛似乎再起。
這一個月來黃金暴跌後,因為中國大媽的積極參與,讓黃金投資增添了許多戲劇性幽默,先是中國大媽戰勝華爾街金融大鱷,接著演變成中國大媽慘遭套牢。中國大媽也是繼日本渡邊太太後,成為國際金融市場一個不可忽視的角色。
其實從今年初以來,以高盛為首的多家國際投資銀行就開始看空黃金。上周美國證管會(SEC)公布的資料終於證實了這類報導,因為包括索羅斯基金、北方信託公司與貝萊德黃金大戶,在今年第1季均大幅減碼全球最大規模黃金交易所買賣商品ETF─SPDR Gold Shares黃金信託基金的部位。其中索羅斯管理的基金減碼12%,貝萊德也大砍部位,但貝萊德總裁卡皮托不久前接受訪問時,還說他們仍站在黃金買方。
當這些資料傳出後,黃金空頭方立即又補上世界黃金協會的報告說,第1季的黃金總需求量下降了13%,是3年來的同期低點,而下降的原因就是投資者退出黃金ETF。接著瑞士信貸提出報告指出,因為全球經濟最嚴重的風險減弱,金價未來1年內將下跌20%,可能會見到每盎司1,100美元,5年內更會跌破1,000美元,等於宣告黃金走入長期空頭。但高盛反而預期1年內才會下滑至1,390美元。
上個月因為金價暴跌,中國大媽在短短數日內就掃空了300噸黃金,包括香港和大陸各大黃金首飾店的金塊和金條都被買到斷貨,才使得金價止跌,並反彈100美元以上,甚至傳出高盛被迫改口放棄看空黃金。但不久後,這種報導引起諸多懷疑,300噸黃金的說法顯然太誇張,不值採信,中國大媽不過是現代金融戰爭的義和團,終將被華爾街金融大鱷吞噬。近日黃金又連續下跌,再度回到4月中旬的2年低點,似乎也印證了國際黃金大戶才是真正的贏家,中國大媽只是一時跑龍套的角色。
上述戲劇性變化引起諸多的討論,倒也有幾點值得深思之處:
其一,中國大媽和金融大鱷投資黃金行為,其實是短期和長期之爭。在東方,尤其是文明古國的中國和印度,黃金有其不可取代的地位。因此當金價突然暴跌,當然引起中國大媽的搶購。雖然300噸的數字難以印證,但可以確定的是,中國大媽買了黃金後就成為庫藏品,將來或留給子孫,或打成金飾在喜慶上贈送給親朋好友,因此買了以後,大概不會再賣出來,所以也不會有中國大媽搶購黃金慘遭套牢的情況。不過當金價再向下探底時,中國大媽出手會謹慎一些。
黃金投資行為本來就傾向於從眾心理,過去幾個月的黃金弱勢,一定會導致投資人做出拋售黃金的決定,這也是為何國際投資銀行一直喊話的原因。金融大鱷當然希望將黃金打到低點再承接,賺取來回差價,而在這個短期間內的確是佔了上風。不過由於東方世界以黃金為主要投資和保值產品的傳統,金價是否長期走入空頭,恐怕尚難定論。
其二,東方人購買黃金,多少是對虛擬貨幣不信任的表現,中國大媽的行動只是其中的代表而已。自從2008年金融海嘯後,以美國為首的西方世界,包括美國聯準會和歐洲央行,不斷以貨幣量化寬鬆措施,挹注不需成本的貨幣到金融市場,才導致黃金價格的大幅上揚,最高曾一度接近2,000美元。最近因為美元又轉為強勢,金價應聲暴跌。如今連日本也有樣學樣,無限制挹注資金到市場,全球先進國家相繼採取如此不負責的行為,不知將伊於胡底。
面對此種情勢,在東方人看來,至少黃金是實體存在的產品,而且因生產成本不斷提高,供給有限,長期保有應能維持一定的價值。在變化難測的國際金融市場,美元和歐元的價值到底會如何變化,實在令人擔心。換個角度看,這恐怕也是東方世界與西方世界的一種抗衡。
最近開始許多西方媒體已密集出現一些報導,重點都指向:現在的歐美股市走的是「無基之彈」,而在某一時間、發生某一事件,就可能讓當前虛假的榮景一夕崩盤。花旗銀行的報告則憂心表示,當前最值得注意的是,許多長期關聯趨勢已遭各先進國家央行猛烈銀彈攻勢所破壞,即使失業率上揚,股價也上漲,其原因就是在量化寬鬆下,西方國家的資產負債規模暴增了7兆美元。金融時報的專文也說,當前金融市場虛假的和平或許還會持續幾個月甚至幾年,但股市和經濟基本面的脫鉤,使得金融市場的風險跟著升高。這些潛在的風險,或許正是黃金多頭一方的有力支撐。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