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2日、15日兩個交易日國際黃金市場風雲突變,兩日現貨金每盎司下挫接近200美元,跌幅達12.4%,引起市場對黃金避險作用不再、投資價值成疑的驚呼。那麼未來投資者應該尋找哪些避險或者具投資價值的資產呢?綜合多位專家的意見認為,未來黃金的避險作用未必不再,但肯定是已弱化了,短期來講資金喜歡停泊在美元資產之上,包括美元或美債。
香港《文匯報》報導,雖然上周二(16日)現貨金每盎司曾再試低位1321.95美元,但之後有所反彈,上周五收市報1395.57美元,較低位的1321.95美元已反彈73.62美元或5.6%。
建銀國際證券研究部聯席主管蘇國堅日前表示,過去黃金主要基於政治和通脹風險擔當避險的角色,但目前歐債危機的風險已大大下降,而與通脹有關的石油、原材料、榖物及糧食等價格跌幅明顯,黃金的避險作用已大大弱化。
騰祺基金管理投資管理董事沈慶洪亦表示,隨著歐債危機風險的下降,黃金的避險作用大減,而近期朝鮮稱要試射導彈以及內地爆發禽流感,投資者並不適宜買黃金。他說,近期日本推出激進的量化寬鬆貨幣政策,日圓貶值,美元變相升值,不利黃金價格。
中銀國際證券執行董事白韌表示,目前黃金實際供求比較平衡,而其本身用途不多,預計短期金價將在每盎司1300至1500美元之間上落,但長線仍有一定的避險作用。
對於將來黃金避險作用弱化,投資者若避險的話要投資哪些風險資產呢?永豐金融集團研究部主管涂國彬指出,短期內,資金仍愛停泊於美元資產,美元或美債的表現,可作為避險指標來看。若以港股論,防守股如公用、房託等,算有一定避險作用。
白韌亦表示,短期來看美元及美債仍較受投資者歡迎,但若將來美國退市的話,美債價格會受到影響。他認為,人民幣資產是未來不錯的投資選擇,譬如人民幣債券,若加上人民幣升值因素,每年的回報可達6%至7%。
沈慶洪表示,目前美債已經很貴,若將來美聯儲退市,美債未必看好。若從港股的投資角度出發,他看淡煤炭、金屬、建材和保險股,看好電力、醫藥和收息股等。
蘇國堅則表示,目前世界銀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紛紛下調全球經濟增長預測,若未來通脹不高的話,預計高息債券會受到投資者的歡迎。另外,由於石油、鐵礦石等商品價格下跌,中國進口的大宗商品的價值會下跌,有助於擴大中國的貿易順差。這對內地的消費和生產環節有利,譬如化工行業有望受益。
專家對未來避險資產的看法
建銀國際證券研究部聯席主管蘇國堅:黃金的避險作用已大大弱化,若未來通脹不高的話,預計高息債券會受到投資者的歡迎。
永豐金融集團研究部主管涂國彬:短期內,資金仍愛停泊於美元資產,美元或美債的表現,可作為避險指標來看。
中銀國際證券執行董事白韌:長線來講,黃金仍有一定的避險作用,而人民幣資產是未來不錯的投資選擇,譬如人民幣債券。
騰祺基金管理投資管理董事沈慶洪:隨著歐債危機風險的下降,黃金避險作用大大減少;目前美債已經很貴,若將來美聯儲退市,美債未必看好。
資料來源:香港文匯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