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4月22日 星期一

黃金 - Yahoo!奇摩 搜尋結果: 黃金百年 熊蹤再現

黃金 - Yahoo!奇摩 搜尋結果
黃金 - Yahoo!奇摩 搜尋結果 // via fulltextrssfeed.com
黃金百年 熊蹤再現
Apr 22nd 2013, 05:42

典型的炒金客,恐怕不會在乎一百年前的金市,因為相比現在動輒過山車式的漲跌,當初實在不夠刺激——金價基本上就是一條直線,一躺就是十餘年。

每經記者 楊可瞻

◎黃金之於古羅馬的凱撒大帝,是凱旋歸來時最好的戰利品
◎黃金之於200年前的美國政府,是與銀一起流通的基礎貨幣制度
◎黃金之於現代投資者,則是最後的避險貨幣,是抵禦通貨膨脹、經濟危機,甚至戰爭的終極武器
◎《每日經濟新聞》梳理黃金百年史,在漲跌的輪迴中,你是否會因為本輪熊市失去信仰

羅斯福摧毀金本位/

    典型的炒金客,恐怕不會在乎一百年前的金市,因為相比現在動輒過山車式的漲跌,當初實在不夠刺激——金價基本上就是一條直線,一躺就是十餘年。

    造成這種局面的根源是金本位制的存在。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前,主要資本主義國家都實行這種貨幣制度,即每單位的貨幣價值等同於若干重量的黃金,當時在全球範圍內,每盎司黃金可兌換18~20美元,這一價格區間維繫了逾100年之久。

    然而,第一次世界大戰打破了上述格局。由於歐洲國家之間產生了大量戰爭賠款,導致通脹在歐洲大陸橫行,絕大多數國家都出現了紙幣狂貶和金價暴漲的局面,以英鎊為例,1931年英鎊相對黃金貶值接近30%。

    如此下去,國家發行的紙幣將與廢紙無異,進而引發嚴重的惡性通脹。1933年4月5日,美國總統羅斯福下令禁止私人囤積價值超過100美元的黃金,同時將1盎司黃金價值固定等於35美元,即1美元可以兌換0.89克黃金。時年6月5日,美國國會通過議案,正式取消金本位制。

    由於黃金兌美元的價格從原先每盎司20.65美元改為每盎司35美元,持有美元的民眾損失超過40%,而某些事先獲得內幕消息的華爾街大亨,則把股票換為黃金,一度盈利接近70%。

    而改革的後遺症之一是,黃金市場失去了存在的基礎,全球各地的黃金市場相繼倒閉甚至被關閉,因為金價與美元恆定在1:35,自然就沒有了交易的價值。以知名的倫敦黃金市場為例,其從1939年開始關閉,直至1954年才重新開張。

佈雷頓森林體系瓦解/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為控制全球貨幣體系,西方世界利用佈雷頓森林體系,將黃金價值牢牢地與美元綁在了一起。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