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bes》周四(28日)報導,國際金價去年 10 月開始一路走低,今年 2 月金條價格更一舉重挫了 5.1%,正當國際投資人開始對黃金的耀眼光芒失去信心時,各國央行卻趁機進場承接,統計顯示,平均每月買進的黃金規模約有 27 公噸。
瑞銀(UBS)黃金分析師 Edel Tully指出,其中又以俄羅斯與南韓為最大戶,與此同時,也有不少小型國家首次進場;顯示各國央行並未與投資大眾一樣逐漸離這黃澄澄的金屬遠去,它們可說是黃金的忠實擁護者。
瑞銀數據顯示,今年 1、2 月全球央行一共買進 54 噸黃金,以周三(27日)紐約黃金價格每盎司 1606.30 美元計算,總額超過 30 億美元。
Tully 表示,對市場而言上述消息的價值在於它提供了價格支撐,光知曉央行持續買進黃金或多或少就能穩定投資人信心。
他也進一步說明,央行買金雖然提供了金價上漲動能,但絕對不表示市場就會因此一掃頹勢、反轉向上;在美元走強以及市場預期升息不遠的利空狀況下,歐債疑慮將是短期內金價主要支撐,而一旦美國開始出現通膨壓力,黃金或許就能再次站穩上攻步伐。
事實上 2008年之前各國央行的主流作法是賣黃金,直到 2009 年後才轉為買進黃金,這項趨勢一直延續到現在;世界黃金協會統計,去年全球央行總共買進黃金 535 公噸,較 2011 年激增了 17%。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