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時報記者林國賢/虎尾報導〕農委會推出「黃金廊道」計畫,盼改變高鐵沿線農作物種植品種,減少用水紓緩地層下陷,台糖公司認為甘蔗用水量僅水稻十分之一,甚至是「看天田」,不必抽地下水,政府應提升補助,大力推廣。
可因應糖價高、減少進口
台糖虎尾廠指出國際糖價節節高升,而國內九成糖依賴進口,除需支付龐大金錢採購,民生物資也被國外市場操控,長期而言對國家發展相當不利,過去政府鼓勵休耕,造成原料甘蔗種植面積減少,黃金廊道計畫正好重新鼓勵農民種植甘蔗。
台糖虎尾廠表示,虎尾廠目前產能利用率約只有七成,還有約壓榨十萬公噸原料甘蔗的空間,換算種植面積為一千多公頃種植農田,只要政府能夠合理補貼農民種植利潤,可以創造三贏。
若提高補助 農民願考慮
虎尾廠原料課長張金生說,原料甘蔗種植期約一年至一年半,是屬於比較粗放的種植,用水量不多,若配合節氣在七、八月完成種植,甚至可以不用抽取地下水灌溉,該廠位於古坑崁腳農場的原料區,就是只依賴雨水灌溉的「看天田」,若能配合補助政策,農民種植意願應該很高。
農民廖清水表示,部分農民有種植甘蔗的經驗,用水量的確很少,但種甘蔗種植利潤約只有種植水稻的五分之一,根據目前農委會初步規劃,轉作甘蔗每年每公頃補助六萬元,對於農民來講,種植利潤仍比種植水稻低,若政府能夠比照毛豆等農作物提高至九萬元,他就會考慮轉作甘蔗。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