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人健康網 記者黃曼瑩/台北報導】
20年來,腦中風佔十大死因的第2位,僅次於癌症。針對急性腦中風病患,醫界提出「黃金搶救333原則」,即在宣導民眾注意缺血性腦中風的症狀,把握黃金3小時治療時機,以提高33%治瘉率。傳統的靜脈血栓溶解1小時後,仍無法溶解血栓者,若為急性大血管栓塞、腦細胞未死亡者即刻進行動脈血栓溶解,6小時內仍有希望可以改善病患症狀。
適合進行腦血管導管治療的病患為急性腦中風6小時內,且經過MRI檢查為大血管阻塞病患,腦細胞尚未死亡,臨床症狀與阻塞位置吻合者。(圖片提供/雙和醫院)
過去,腦中風病患的黃金治療時間為3小時,超過黃金時間延誤治療,可能會導致留下肢體麻木無力,或言語不清等後遺症,僅能採取保守治療,且預後較差。家庭可能必須面臨病患側癱、無法自理生活,甚至死亡。
雙和醫院神經內科主治醫師紀乃方指出,對於急性腦中風病患,若能在黃金3小時內接受靜脈血栓溶解劑的治療,比起沒有接受治療可以可以多3成獲得良好的預後。
一名8旬阿嬤因為急性腦中風昏倒,緊急送至雙和醫院急診室,當時病患的腦中風評估指數為21分(正常人為0分,超過25分則通常已經不做治療。)立即接受靜脈血栓溶解治療後,磁振造影檢查仍顯示右內頸動脈阻塞及血流灌注缺乏,所以立刻進行動脈血栓溶解治療。
動脈血栓溶解治療前的血管攝影顯示,病患右側內頸勳脈栓塞。在接受完動脈血栓溶解後,仍然發現有一非常嚴重的血管狹窄,置放支架把狹窄打通。術後第8天病人順利出院,出院時的腦中風評估指數為1分,與常人幾乎無異。
陳啟仁指出,適合進行腦血管導管治療的病患為急性腦中風6小時內,且經過MRI檢查為大血管阻塞病患,腦細胞尚未死亡,臨床症狀與阻塞位置吻合者。但是,接受腦血管導管治療者有10%仍有腦出血的風險。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